《我看到了一切》
《我看到了一切》全本免费阅读
第134章 敲打与红线(中杯)
视察了红草镇西河村智能大棚基地。
江淼马不停蹄来到隔壁的南汾村草莓农场。
看了一遍这个草莓农场,又来到草莓农场一旁的草莓加工厂。
「老板,目前工厂的设备已经调试完毕,随时可以进行生产。」工厂厂长是之前马宫镇港口罐头厂的副厂长谢广厦,他是海丰县黄羌镇人,今年三十六岁,戴着眼镜,梳着老派的大背头。
「试生产过吗?」
「试过三次。」
由于江淼就是草莓加工厂工艺的规划者,因此谢广厦也没有太多解释这些设备的功能。
草莓加工厂的生产线非常简单,一共就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类似于处理鲜牛奶的闪点高温处理设备,可以通过十几秒的高温,瞬间破坏掉香兰草莓之中的很大一部分草莓风味成分,实现去草莓味的目的。
一部分是正常的冷冻脱水设备,用于去除草莓的水分,同时保护草莓之中的香草风味成分。
其他设备就是非常普通的超声波清洗机丶色筛机丶打粉机丶包装设备。
这套生产线之中,价格最高的设备是那一台色筛机,一台就80万,其他设备加起来才206万。
其实这套生产线的产能是超标的,哪怕是一天八小时,一个月二十天,一年下来,都可以加工8000吨鲜草莓。
而隔壁草莓农场的1000亩草莓大棚,鲜草莓年产量大概就3000~4000吨左右。
经过处理之后,这麽多香兰草莓,大概可以生产400~500吨香兰粉。
看了一下情况,江淼又提了几个小问题,让他们整改一下,最后他才说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虽然目前还没有香兰草莓,但你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整天想着按公司的规划来,比如这一套生产线,完全可以生产各种冻干水果,不要浪费了产能。」
闻言谢广厦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老板说得对,是我们太死板了。」
「工厂综合效益好起来,你们的绩效也越高,以后要多思考。」江淼提点道。
虽然这些管理层的能力一般,但是人是一种有无限可能的生物,能力一般并不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改变的。
在江淼看来,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的高管喜欢搞人事斗争,那这个企业大概率要走向衰败。
这也是他为什麽喜欢脚踏实地的高管。
喜欢搞人事斗争的高管,往往也是那种光说不练的学院派,这种人口上的理论那是一套套的,但干实事却显得稀松平常,甚至是一塌糊涂。
因为他就是因为实事业务能力不行,才想通过人事斗争将竞争对手丶有威胁的同事搞下去,或者踢出公司。
谢广厦的管理能力确实一般,但是这种工厂也确实不需要太高超的管理水平,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就是其管理的极限。
至于通过管理手段,让工厂效益增加,那大概率是在痴心妄想。
江淼不喜欢这种做事风格。
因为管理手段只能让工厂效益到达设备的物理上限,总不能通过管理手段可以让工厂产能飙升到几万吨吧?这不符合现实。
反而多思考生产和产品,可以提升整体效益。
就比如利用草莓加工厂闲置的产能,生产冻干水果,这就是一条增加效益的路子。
岭南地区水果蔬菜产量庞大,比如香蕉丶紫薯丶荔枝丶秋葵丶萝卜丶龙眼丶芭乐丶菠萝丶菠萝蜜之类,都可以做成冻干水果蔬菜。
提点了谢广厦几句后,江淼没有继续展开话题,而是绕道前往梅拢镇那边。
进入梅拢镇,这里的景色和马宫镇丶红草镇又有些不一样。
马宫镇是滨海渔港。
红草镇是四山二水四分田。
而梅拢镇则是一山三水六分田。
从车窗向外看去,是连绵不断的平坦稻田和鱼塘,这个镇也是海丰县最大的平原地区。
其实梅拢镇丶可塘镇和海丰县县区,就是一个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这一片平原是由汕美地区的母亲河黄江河冲积而成。
反倒是马宫镇丶红草镇,因为地形原因,除了靠近长沙湾那一侧的河滩平原,其他地方都是山地丘陵。
车队没有前往梅拢镇的镇区,而是前往靠近长沙湾的新城村。
这个村80%的区域是鱼塘,这些鱼塘绝大部分是通过围堰打造的水产养殖场,以前这些养殖场都是滩涂和浅海。
不一会,车队就停在了梅拢新城村南侧的梅场公路上。
路边有一个工地正在施工。
看到他过来,这几天都在这边办公的李新华和方易急匆匆跑出来。
「老板。」
「新华丶阿易,情况如何?」
李新华搓搓手:「工厂建设五月份可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估计要等到八月份。」
「饲料三厂也一样。」方易回答得非常乾脆。
「那就进去看一下吧!」
「好的,老板,这边请。」方易带路向里面走去。
而李新华则让助理拿一些安全帽过来。
进了工地,一行人已经戴上了安全帽。
就在此时,两个包工头模样的中年人一脸堆笑着走过来。
脸上有一道伤疤的中年人有些闪烁其词地说道:「江总,你好,我是大新建筑公司的林安顺,这个是我们公司的项目经理章大兵。」
江淼看了他一眼。
顿时林安顺仿佛被猛兽盯上一般,立刻浑身不自在起来。
「你好,你们公司的工程做得不错嘛?」江淼皮笑肉不笑:「这些钢筋和水泥符合合同规格吗?」
「啊,江总放心,我们肯定按合同执行。」林安顺陪笑着,但是其额头上不知不觉已经有白毛汗冒出。
「325和425混着用也是按合同执行?」江淼目光幽幽。
咕噜!林安顺身体一僵。
还没有等他开口解释,江淼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们公司将工程交给你们,不是因为你们技术有多麽厉害,而是考虑到方便就地安排,你也是当地人,可以去城区打听一下,那些承包我们公司工程项目的建筑公司是怎麽做的?明白吗?」
这下子,林安顺冷汗直冒了起来,连忙解释起来:「江总放心,可能是我疏忽管理了,水泥问题我尽快整改。」
「钢筋呢?」
「都整改,都整改。」
「别整那些小聪明,我们公司给你的工程,至少给你们留了20%的毛利,好自为之吧!」江淼说完,便转过身去:「去镇政府。」
「好的。」柯勇点了点头。
看着江淼丶李新华等人离开的背影,林安顺脸色阴晴不定,一旁的章大兵小声问道:「老大,真的整改?」
「改!」林安顺咬着牙,虽然这一次大改,会导致毛利下降5%左右,但是他已经听出了江淼的言外之意。
如果不整改,对方绝对会将他的公司踢出承包项目之中。
至于海陆丰公司在当地的项目会不会受到影响,肯定不会有大影响,毕竟梅拢镇丶海丰县丶城区都站在海陆丰公司背后,加上大批刚刚签订了定向养殖合同的养殖户,他林安顺那一点关系,压根就翻不起风浪,反倒可能会引火烧身。
要知道他们这种地方民营建筑公司,就没有几个是乾净的。
和海陆丰公司这种区域巨无霸玩地头蛇游戏,怕不是不知道铁窗泪怎麽唱,想进去进修了。
而离开的江淼,并没有将林安顺放在眼里。
对方如果识趣一点,至少还有15%的毛利可以赚,不然只会人财两空。
这一次他过来,就是因为方易和李新华发现梅拢镇的项目存在猫腻,又没有确凿证据,只能请江淼顺路过来一趟。
来到梅拢镇镇政府。
镇长陈新岗一听到他过来,随即笑容满面跑出来迎接。
「江总,你好,我是陈新岗,里面喝茶。」
江淼微笑着点了点头:「你好,陈镇。」
进了办公室。
不一会,陈新岗冲好了一壶凤凰单丛茶,给他倒了一杯:「江总,这一次过来,是需要增加埃及鱼养殖规模吗?」
「不是,我这一次过来,一方面是刚刚投资的工厂建设出了一些问题。」
「什麽?出什麽问题了?」陈新岗瞬间就紧张起来了,这两个工厂可关系到他们镇今年的成绩,由不得他不关心。
「没有太严重,就是工程质量不达标,我已经让承包公司重做了。」
陈新岗心里面暗骂林安顺不懂事,然后赶紧说道:「我待会打一个电话,要求大新公司一定要保证质量,让江总费心了。」
「他第一次承包我们公司的工程,不清楚我们公司的情况情有可原。」
听明白江淼弦外之音的陈新岗,知道这件事暂时过去了,但是如果有下一次,就不会那麽简单了。
「多谢江总体谅。」
「不聊这个,我这一次过来,主要是耕地指标。」
「哦?江总有什麽需要帮忙?」
江淼喝了一口茶,然后解释起来:「随着我们公司的发展,马宫镇丶红草镇可以转变为经济作物使用的稻田,已经所剩无几了。」
虽然海陆丰公司凭藉本地的影响力,可以完全无视这种问题,直接改造稻田为经济作物农田,但这终究是一个隐患。
听到这个问题,陈新岗也是眉头紧皱:「江总,不瞒你说,我现在也有些头疼,幸好你们放出来的埃及鱼养殖指标只有4000亩,不然那些村民肯定会将稻田挖了。」
梅拢镇的耕地面积约5.9万亩,粮食耕种面积约3.3万亩,而水产养殖面积约7000馀亩。
其中3.3万亩稻田,已经逼近耕地红线。
「一味地压制,村民们肯定会心生怨气,这一次我专程过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哦?江总有什麽建议?」陈新岗也希望可以解决稻田红线问题。
江淼从秘书黎子轩手上拿过一份文件,递给陈新岗,然后笑着说道:「这就是我的解决方案,陈镇可以看一下。」
陈新岗赶紧打开文件,仔细浏览起来,过了一会,他抬起头来问道:「江总,这个方案为什麽要成立集体合作社?」
「陈镇,如果让村民单打独斗,这个方案很难执行,必须每一个村成立一个集体合作社,才可以配合好我们公司的
生产安排。」江淼继续解释起来:
「比如将稻田改造成为稻基鱼塘,如果一两个村民,他们的稻田面积太小,塘坝会占据很大的面积,同时建设太多塘坝,会导致收割机无法下田作业。」
陈新岗也跟着点了点头:「确实有这种可能。」
「还有一点,那就是普通农户对农药化肥的使用不规范,也不太懂稻基鱼塘之中,有很多农药是不能使用的,这会导致稻田的农残超标,从而在鱼体内富集,甚至导致鱼死亡。」
「原来如此。」陈新岗终于听明白了。
「因此成立集体合作社,就成为了这个项目的一个必要前提。」
江淼设计的这个项目,不适合马宫镇丶红草镇这种耕地零零散散的地方,比较适合梅拢镇丶可塘镇这种拥有连片稻田的地方。
这个项目名为「稻基豆肥鱼塘综合项目」。
通过将一大片稻田平整改造,在四周围建立塘坝,形成一片低水位鱼塘。
每年二月底开始积水,养殖埃及塘虱,养殖密度为普通鱼塘的一半左右,即亩产可以达到6000~7500公斤埃及塘虱。
五月份埃及塘虱收获完毕,降低水位置,在六月种植晚稻,十月中旬收割晚稻。
十一月中旬利用放干水的鱼塘,种植一茬大豆,第二年二月下旬收割大豆,同时留下大豆枝叶和根部,在泡水过程中沤肥,加上埃及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沉积下来的未利用饲料,为接下来的晚稻提供养分。
当然,这里的时间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调整。
比如早稻4~7月,大豆8~11月,养鱼12~3月;
或者中稻5~9月,大豆10~1月,养鱼2~4月。
这样一来,不仅仅土壤养分非常充足,还可以有效避开水体农药残留问题。
毕竟水稻种植之后,水会被排掉,又经过一茬大豆,海陆丰公司研发的新品种大豆,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好,只需要使用一些可以快速降解的短效农药即可,不会残留在土壤太久。
而水稻种植期间,江淼不打算让稻田养殖埃及塘虱,就是为了避免农药残留问题。
更何况,水稻种植期间的水位很低,养殖密度还不到普通鱼塘的四分之一,还不如不养,免得增加管理成本和农药成本,又影响水稻产量。
「只要改造完成,每亩地每年可以增加6000~7500公斤埃及塘虱,300公斤大豆,水稻产量也会提升一些。」
紧接着江淼又补充道:「梅拢镇的莲藕种植区,同样可以改造。」
目前梅拢镇有近1万亩莲藕田,这些莲藕种植期间在200~300天左右。
而莲藕种植期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水位,特别是快速生长期和结藕期,水位高度必须保持在20~50公分,这段时间为120~150天,养殖一茬埃及塘虱绰绰有馀了。
如果利用上莲藕的萌芽期那30天,整个养殖周期可以达到180天,甚至可以考虑养殖两茬埃及塘虱。
就是养殖密度不能太高,大概只能养殖正常鱼塘一半的密度。
而且莲藕田冬季放干水之后,还可以补种一茬大豆。
陈新岗在心里面盘算了一下,发现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每亩地可以增加六七千块钱,甚至上万元的收益。
同时还保证了梅拢镇的稻田红线。
一想到这里,他就不由自主地火热起来,对于马宫镇罗和光等人的成绩,他同样眼红和羡慕。
要知道,梅拢镇之前一直是汕美当地各镇之中,经济比较强的,工业总产值在240亿左右,农业产值只有15亿,加上第三产业,整体GDP在300亿左右,本地人口为10万左右,还有四五万外来务工人员。
可随着环保政策收紧,梅拢镇的金银首饰加工产业不仅仅没有更进一步,反而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状态。
缺乏明显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了梅拢镇发展的瓶颈。
面对可以用一己之力,带飞马宫镇的海陆丰公司,陈新岗等镇政府班子才会显得非常热切。
如果海陆丰公司的项目可以落地,那拥有3.3万亩稻田,1万亩莲藕田丶7500亩水产养殖区的梅拢镇,将再次获得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一想到这里,陈新岗赶紧表态:「江总,只要你们愿意来投资,我马上召集各村的干部过来开会,争取在过年前,将事情全部落实下去,保证让这个项目快速推进。」
「那就多谢陈镇了。」江淼微笑着点了点头。
「哈哈,是我要感谢江总和海陆丰公司,愿意给我们梅拢镇这个机会。」陈新岗不敢托大。
讨论了两个多小时,双方谈好了这个项目的各项安排。
海陆丰公司和梅拢镇双方便各自行动起来。
江淼回公司之后,就安排种植事业部经理吕伟斌和饲料事业部经理方易,组一个临时小组,专门负责推进梅拢镇的稻豆鱼藕项目。
而陈新岗的动作也非常快,当地31个行政村的村
干部,当天晚上就被召集到了镇政府办公楼开会,讨论如何落实稻豆鱼藕项目,特别是关于成立集体合作社一事,他们需要和村干部沟通清楚,免得这帮家伙拿着鸡毛当令箭。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