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人间》
《小满的人间》全本免费阅读
苏小满是过年回家时,动了辞职回乡的念头。
水谷村临近城郊,又是水谷镇驻地,近几年经济发展得不错。村里有山有水,空气清新,慢节奏的生活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短途旅行,特别是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
再加上村里的大学生村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建步道、搞花田,节庆活动也丰富起来,整个村子比从前热闹许多。
陆陆续续地,村里开起了民宿、奶茶店,年轻人回来创业的也渐渐多了。
春节结束后,苏小满回到上海,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决定辞去工作。几年的积蓄,足够支撑她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尝试。她决定趁这个机会,做一件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她原本就对咖啡感兴趣,平日里便对各种豆子、风味颇有研究。这次索性报了系统的咖啡课程,去学习手冲、拉花、风味调配,从头到尾扎实钻研一番。
回村后,她选择把咖啡店开在奶奶的老宅,用的是西厢房。
奶奶前几年去世后,老宅就空置下来了,但是父亲苏国良时常来收拾打扫,所以一直保持得很干净,没有一丝凋敝之象。院子里的葡萄树、石榴树都生机勃勃,连老磨盘都安安稳稳地留在原处。
老宅的堂屋早年已经翻盖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只有西厢房还保留着最原始的土坯结构。
当初苏小满打算选西厢房做咖啡店的时候,苏国良不相信现在还有人会喜欢土坯房。没想到这居然成了咖啡店的特色,很多人专门奔着土坯房而来。
“主打返璞归真,原汁原味。”苏小满笑着解释。苏国良只能摇头感慨,不懂现在的年轻人。
西厢房虽然是个土坯房,但是宽敞明亮,面积也不小。做个小空间的咖啡店,绰绰有余。里面摆放了几张原木桌椅,还配了一个单人沙发和双人沙发。
最特别的是,她特意在面向荷塘的一侧开了一扇大窗,让坐在店里的客人也能欣赏到外面的风景。
水塘边的几棵大柳树下也摆了几张矮桌椅,供客人休憩。午后阳光斜洒,荷塘微波荡漾,坐在这里喝一杯咖啡,便是最惬意的时光。
当时苏小满选择在奶奶老宅开咖啡店的时候,趁机把堂屋也按照自己的审美,重新装修了一下,把自己的物品都搬了过来。她工作这几年习惯了一个人住,不想再住在家里被爸妈唠叨。
刚开始爸妈坚决反对苏小满单独出去住,最后苏小满答应三顿饭都回家吃饭,爸妈这才勉强同意。
堂屋被苏小满隔成了两间,一间做客厅,一间做卧室。连续收了几天快递后,她一件件布置起来,慢慢让这个新居变得越来越有自己的味道了。
下午,苏国良出差回来了。作为镇中心小学校长,他外出开了两天会。
吃饭时,周慧珍跟苏国良聊起昨天咖啡店客人突然发病的事情。苏国良一直不理解女儿的选择,这件事又勾起了他的不满。
苏国良蹙眉道:“沈修平是医科大学毕业,回来接手家里的中医馆,是正经工作。你呢,堂堂一个大学生,回来开店……”
这套论调,苏小满已经听得耳朵长茧子了。她充耳不闻,又吃了两口饭,放下筷子,站起身来,说:“我吃饱了。”
看着苏小满站起身来,呆呆已经摇着尾巴过来了。每天晚饭后,小满都会带呆呆出门遛弯。
咖啡店晚上八点关门,但是一般晚上客人就很少了,小慧一个人看店就可以。
苏小满背着手,呆呆一路跟着,走到咖啡店门前时,她跟小慧打了个招呼。
夜风轻拂,荷塘旁边水汽氤氲,空气清新得沁人心脾。她停驻了一会儿,继续迈步向南大街走去。
北大街车来车往,太喧闹。她还是喜欢南大街的安静,而且现在村子里都安装了路灯,正适合晚上散步。
她不知不觉走到沈氏杏林堂门前,不经意往里瞟了一眼,沈修平却正好走了出来。他肩背挺直,整个人像从医馆的沉静光影中走出来的一道影子。
两人在夜风中短暂对视,苏小满微笑着打了个招呼:“你还没下班啊。”
他点了点头,“一会儿就走。”
她笑笑,不再多说什么,抬脚从他身边走过。
风吹起她的发丝,拂过他的肩头。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落在他鼻尖——不是浓烈的香水味,而是她独有的、淡淡的体香,像春夜带露的花。
沈修平脚步微顿,喉结轻轻滚了一下。夜色掩饰了他瞬间变暗的眸子,他停在原地,直到她的背影融入夜色中,他才慢慢收回视线。
苏小满沿着村道散着步,月光洒在脚边,身后是呆呆脖间轻轻的铃铛声。她忍不住想起这两天见到沈修平的事情。他似乎比记忆中,变化了好多……
她和沈修平虽算不得青梅竹马,但毕竟一个村,自小就彼此熟识。
她记得,小时候她每次生病,沈爷爷给她把脉时,沈修平总是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捧着药方,专注地听着。像一株挺拔的小青竹,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静。
他们小学、初中都在镇上的学校上学,高中时又都考上了锦川市最好的高中——锦川一中。只不过分科时,沈修平选了理科,小满选了文科。
本来两人周末放假,偶尔相遇还会一起坐城际班车回家。但是,后来高二的某一天,沈修平突然不再正眼看她。
她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得罪了他。不过她也并不在意。
她长相明媚鲜妍,性格又活泼,身边追求者甚众。谁又在乎多一个人的目光?
尽管沈修平也算学校女生公认的男神,理科班永远的第一名。但是为人总是淡淡的,一副拒人千里的样子。
苏小满还记得当时自己的好友王婉特别吃他这一款,说看到他清冷的眉眼,总会忍不住内心尖叫。
苏小满不能理解,那种高冷型的,她还真吃不消。
后来,两人高考后考上了不同城市的大学,从此,渐行渐远,再无交集。只是偶尔在过年时,被父母长辈押着去拜年时,偶尔遇到,也不过是彼此点头打招呼而已。
她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清瘦、安静的少年身上。不过看他那天处理紧急情况的冷静果断,心里不禁多了些新的认知。
莫名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他肩背的肌肉线条。一看就是平时有锻炼习惯,但又不是那种特意练过的夸张的肌肉,而是自然延展的,线条分明却不突兀。
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正好长在她的审美上。
她一定是空窗太久了。她抬头看向夜空中的点点繁星,深吸一口微凉的空气,努力赶走脑海里的一丝丝绮念。
*
晨光熹微。
朝阳透过院子里的树影洒在青石板上,空气清新,仿佛一切都还未完全苏醒。
但是院子里,一道身影正沐浴在晨光中,缓缓打着太极。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动作飘逸流畅。
太极拳讲究刚柔并济,他的动作稳健沉着,却隐隐透着一股凌厉的力量,有种不动声色的压迫感。
晨风拂过,薄薄的晨练服贴在身上,腰腹线条隐约可见。他的额头微微沁出一层细汗,在阳光下微微闪烁,衬得下颌线更加冷峻分明。
他慢慢收了招,呼吸平稳,丝毫不见任何疲态。他随手拿过一旁搭在椅背上的白毛巾,简单擦了擦额角。
随后迈步上了二楼,推开浴室的门,白色的水汽很快氤氲而起,将他冷淡清隽的眉眼隐入雾气之中。
院子里重新归于寂静,偶尔有布谷鸟的叫声远远传来,带着春日晨间的静谧。
沈修平是家中独子。沈家世代行医,但是到了沈修平父亲沈世杰这一代,差点断了传承。
沈世杰不喜欢学医,从年轻时就在锦川市经营着一家建材店,也兼营装修。他头脑灵活,又肯吃苦耐劳,这些年积攒了丰厚的家底,也在城里早早买了楼房。
沈济和对儿子沈世杰的弃医从商非常失望。所幸,隔了一辈的孙子沈修平自幼对中医感兴趣,给了沈济和极大的欣慰。
但是对于沈修平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来,作为爷爷,沈济和的心里是既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